猫抓病科普:了解症状、预防与治疗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经猫抓、咬后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变,但以局部皮损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病程呈自限性。以下是关于猫抓病的详细科普介绍:

一、病因

猫抓病的主要病因是汉塞巴尔通体,这是一种纤细、多形态的棒状小杆菌,存在于猫的口咽部,可通过跳蚤在猫群之间传播。当人被猫抓伤或咬伤后,汉塞巴尔通体可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感染。此外,与猫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给人。但请注意,这种病原体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临床表现

猫抓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但以轻症病例居多。典型症状包括:

1. 原发皮损:被猫抓、咬后局部出现一至数个红斑性丘疹,疼痛不显著。少数丘疹可转为水疱或脓疱,偶可穿破形成小溃疡,经1~3周留下短暂色素沉着或结痂而愈。

2. 淋巴结症状:抓伤感染后1~2周,引流区淋巴结呈现肿大,以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常见。初期质地较坚,有轻触痛,大小1~8cm。淋巴结化脓、偶尔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肿大淋巴结一般在2~4个月内自行消退,少数持续数月;邻近甚至全身淋巴结也见肿大。

3. 全身症状:大多轻微有发热、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伴体重减轻。此外,还可能出现头痛、脾肿大、咽喉痛及结膜炎等症状。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是猫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诊断与治疗

    猫抓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猫狗接触、抓咬史以及临床表现。同时,可通过染色法、皮肤试验、血清试验等方法检测出汉赛巴通体进行确诊。

    治疗方面,猫抓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2~4个月内自愈。治疗以对症疗法为主,如淋巴结化脓时可穿刺吸脓以减轻症状。对于重症病例如高热者、伴发脑炎者及免疫缺陷者,宜及时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

    四、预防

    预防猫抓病的关键在于注意宠物卫生和避免与猫密切接触时被其抓伤或咬伤。具体措施包括:定期为猫驱虫、避免与流浪猫接触、与猫玩耍时保持适度距离并避免激烈动作、被猫抓伤或咬伤后立即用流动的水和肥皂进行清洗等。此外,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应更加注意预防猫抓病的发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

    【汪星人】宠物芯片:科技赋能下的养宠新时代

    宠物芯片是一种微型电子芯片,利用无源射频识别和微功耗集成技术制成,大小如米粒,植入宠物皮下,携带全球唯一识别码。在犬只管理中,它像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帮助管理部门精准定位宠物犬主人,处理矛盾纠纷,并确认犬只安全卫生状况,有效提升宠物管理水平,实现宠物全流程精准看护和监管。

    龙年探秘:传统习俗与生肖运势一览

    龙年,是中国农历记年中的特定年份,每十二年循环一次,被称为“龙岁”。在十二生肖中,龙排名第五,与十二地支相配属“辰”。每天的“辰时”,即上午七时至九时,也被称为“龙时”。一个公元年份除以12,余数是8的年份就是龙年。龙象征着权力、尊贵和荣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